你知道吗?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,有一种古老的武器,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,那就是——楛矢石砮。今天,就让我带你穿越时空,一起探寻楛矢石砮的传奇故事。
说起楛矢石砮,不得不提肃慎族。据《国语·鲁语》记载,春秋时期,一只凶猛的鸟因中箭而坠落至陈国,箭矢造型奇特,用楛木作箭矢、青石作箭镞。孔子见到后,便说:“这鸟来自北方,这箭叫楛矢石砮,是北方肃慎人所造。”可见,楛矢石砮出自我国北方地区古老民族肃慎族。
楛矢石砮作为肃慎族献给中原王朝的贡品,历史长达1600余年之久。这种原始弓箭,在我国东北地区考古遗存中十分常见,其发现数量之多、种类之丰富,是其他石器所不能及的。
楛矢石砮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,其中最关键的原材料就是黑曜石。黑曜石是一种火山喷发形成物,其硬度比钢铁还要大,锋利异常。原始人用它做成尖状器缝制兽皮衣物,切割器用来切剥兽皮等等。
制作楛矢石砮箭镞的第一不可缺的原材料是黑曜石。这种黑曜石只存在于长白山主峰周边较小区域。居住在今长白山以北的肃慎人,制作精美的首贡楛矢石砮箭镞,只能用喷发溶岩形成的黑曜石。
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楛矢石砮见证了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、捍卫祖国统一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程。从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到《满洲源流考》,楛矢石砮作为肃慎族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文化符号,一直被传承和发扬。
在《满洲源流考》中,辑录了有关高句丽前的弓箭文化文献共23条,其中不乏关于楛矢石砮的记载。这些文献反映出,满族先民无论是以肃慎(息慎)、挹娄或者勿吉的面目出现,弓箭始终都作为其与其他民族交往的文化符号。
如今,楛矢石砮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,但它在博物馆里依然熠熠生辉。在黑龙江省博物馆、大庆博物馆等地,收藏着众多楛矢石砮的实物,它们见证了我国古代石镞的演变过程。
例如,在大庆博物馆,收藏了数量繁多、种类丰富的石镞,有柳叶形、圆底形、凹底形等,材质多为五颜六色的玛瑙石和各种硬度高的砾石。其中,一件精美的凹底石镞最具代表性,年代在距今6500-4000年之间,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
楛矢石砮,作为我国古代石镞的代表,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。在新时代,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楛矢石砮的精神,不断创新,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